人民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陸續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,全國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的高校達到了40多家。
1月7日,北京郵電大學舉行了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儀式,成為了2020年第一所宣告人工智能學院成立的高校。
北郵對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學院寄予厚望,在昨天舉辦的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儀式上,校長喬建永表示,“著力將其打造成為北郵實力最強、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”。
喬建永強調,人工智能學院未來的建設和發展要在三個方面狠下功夫:一是要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的教學和研究上狠下功夫,爭當理工融合的典范;二是要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教學和研究上狠下功夫,爭當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典范;三是要在人工智能學科特色的規劃與建設上狠下功夫,爭當守正創新的典范。
北郵人工智能學院的首任院長為蘇森教授,曾任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,也是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、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。
北郵的強項是信息通信,也是其傳統特色,北郵表示,在結合信息通信的基礎上,北郵已經在不同學科領域均已開展了大量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,為學校人工智能學科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。
未來,北郵還將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學院的建設和發展,不斷提升人工智能領域創新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能力。
北郵在探索教育模式上也是比較大膽和創新的。作為北京地區首個實現5G信號全覆蓋的學校,北郵在去年9月北郵首次嘗試了利用5G進行4K全息投影遠程直播授課!讓相隔25公里的沙河校區和西土城校區同上一節課。
同樣也是去年,一款由北郵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導研發,集成5G+AI能力的智能安防機器人“北郵一號”也投入校園巡邏。
我國人工智能發展迅猛,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高校的重視,相信今年還會陸續有更多的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,今年要高考和考研的同學們,在人工智能方向上又會多出一些選擇。